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30年,這項偉大的經濟成就恰恰建立于中國豐裕的勞動資源及其決定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之上。入世之后的這些年,中國經濟充分發揮了比較優勢,承載其比較優勢的載體就是勞動密集的制造業。由于最大限度地承載就業,中國經濟悄然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世界工廠”有其負面的一面,但“世界工廠”滿足了中國巨大的就業需要,而一個13億人都有活干的經濟怎能不是一個“奇跡”?
筆者并非不重視高新技術產業,但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貧乏的基本約束決定,就業仍是中國經濟的第一要務。中國還有幾億農民兄弟,他們知識不足、技能貧乏,需要勞動密集的制造業來吸納他們就業。高新技術產業當然好,但問題是發達如美國,也不能所有人都去做高新技術產品,而且高新技術產業未必如我們想的那么賺錢。從經驗來看,新技術、新產品不僅投入大,而且風險也高。不少跨國公司每年要花費幾十億美元用于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然而只有5%左右的項目可以成功申請專利。在這些專利項目中,又最多有一二成能投入商業生產,帶來回報。所以,今天美國也不是只在和我們競爭高新技術產業,而是在和我們競爭能夠吸納就業的制造業,他們已經在采取措施鼓勵制造業回流。
可見,我們應該關注的,仍是廣大農民工賴以改善生計的制造業。它們經不起雨打風吹,最易受國際金融危機傷害。這些年,由于經濟發展,我們的勞動成本大幅上升,已經高于好些周邊國家,使我們部分喪失了勞動密集的產業優勢,但中國的人口紅利在未來十多年仍然存在,制造業仍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參與國際競爭的強項,而且中國企業從事的多是有關人的基本需求的產業,這些產業其實永遠是朝陽產業。吃穿住行用是人的基本需求,如果有關吃穿住行用的產業不可持續,世界上就沒有可持續的產業了。因此,占領了世界市場的“中國制造”不會是低端產業、夕陽產業,即使勞動成本上升,也不意味著我們喪失了制造業競爭優勢。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丟掉了制造業,那么就是自廢武功。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技術。只要我們把品質做得更精,質量做得更好,就仍然會有競爭力。金融危機后制造業強國德國的經濟一枝獨秀,充分顯示了制造業的經濟增長和穩定功能。因此,我們仍要堅持轉型升級,而升級比轉型更重要。過去企業生產衣服,很難轉型去生產飛機,升級則不一樣,還是做衣服,但是經過技術創新、工藝改進,品質改善了,附加值就會提高。例如,國內就有制傘企業進行產品升級,從生產一般傘品,到生產降溫傘、不沾水傘、超強防風傘、自開收傘等產品,雖然遭遇金融危機,也沒有受到嚴重影響。
我們當然需要高新技術產品,但我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現實狀況。即使這一天到來,中國也應該既是一個能生產“高、精、尖”產品的制造業強國,也是一個生產高品質產品滿足人們吃穿需求、最大限度滿足國內就業需求的制造業大國。